日本的啟蒙. 孤寂的道路                   
2016-10-05

攝氏10秋天腳步到了窗前的陽光很是暖和相似母親的懷抱。聽柴可夫斯基,如歌行板。波西米亞人,你那冰冷的小手。閉上眼睛,幻夢大自然目的性我是樂觀主義者。演化自然律,大自然越來越美好,人類越來越文明,台灣也是會越來越啟蒙。我的耳朵,自然過濾,聽不見爭吵;我的眼睛,看不見心機。智慧沒有煩惱,慈悲沒有敵人。

前兩天我讀惇偉的臉書,甚是喜歡,惇偉是我老同學的孩子,長江後浪推前浪,他是生化專業,他描述今年諾貝爾得主。日本大隅良典,做沒人做的事,很是快樂。日本人敬業文化,很像德國人。我把惇偉部分臉書copy,放在這裡:

其實迄今日裔學者已經有二十三個獲頒諾貝爾科學類獎章,其中只有三個是在美國取得最高學歷,而且絕大多數的得獎者其成就是在日本本土扎根數十年之久取得的。這幾年亞洲吹起一股世界大學排名競逐風,姑且不論世界大學排行榜有很多機構在評比,很難有一個客觀標準,但若依照那些評比普遍的標準來看,日本他們這幾年在亞洲大學排行榜並不算出色,許多傳統名校在各種排行榜上屢屢被香港、新加坡、中國的學校蓋過。

但看看日本,我總敬佩他們能把最頂尖的學生留下來訓練,也能讓極有潛力的學者在日本默默蹲點良久,最後發光發熱。幾年前當日本以研究金剛猩猩著名的學者山極壽一接任京都大學校長時,他就職演說提到的是想要給京大的學子什麼樣的自由學風環境以及願景,還有如何面對世界溝通的能力,並沒有提到什麼世界大學排行榜的目標。

我想,歐洲啟蒙思想唯一在亞洲落地生根的只有在日本,而這幾年日本在諾貝爾獎的發光發熱,只是必然而已。   

 

笛卡爾

盧騷

伏爾泰

牛頓

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