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先代主義

詮釋哲學家Gadamer真理與方法

Böll小丑的世界

特洛伊之戰

歌德少年維特煩惱


費爾巴哈基督教的本質
20170411

這兩天請公司的人來整修屋頂,粉刷油漆是生活的一部分,正如半年或三個月,要身體檢查一次。我就翻翻書架,看看孩子中學時代,讀過的書:費爾巴哈基督教的本質Das Wesen des Christentums)。 

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Feuerbach)生活在啟蒙運動後古典主義時代他從黑格爾學到辯證法然後以辯證法,對柏柆圗理念世界,提出批判柏柆圗認為人事間的一切都不是完美的但有一個完美的世界那便是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人事間相對的真善美都是從理念世界流露出來的費爾巴哈說柏柆圗怎麼會這樣想呢因為柏柆圗對人的自我否定然後辯證到一個肯定的世界即完美的理念世界把理念世界說成至真至善至美接著費爾巴哈又說理念世界根本是不存在的那只是人的幻想

人本主義的上帝 
既然理念世界不存在,它只是人的幻想,然而它是那麼完美。於是德國哲學家尼采便認為,不完美的人可以超越到,像柏柆圗理念世界那樣完美的境界。他把理念世界的不存在,說成上帝已經死亡。把人可以超越像理念世界,那樣完美的境界,說成超人。人要像上帝那麼偉大,尼采是十足的人本主義者,他要人由人間超越到天上。除了尼采,還有另一位人本主義者,即共產主義者馬克思,馬克思以另一個方向要來完成人的偉大,他要把美好的理念世界,從天上帶回人間。就是說透過共產主義,把人間變成天堂。

東方人本主義
馬克思的人間天堂沒有成功,超人尼采也成了精神病患,西方的人本主義者確實無法取代上帝。東方是否也有類似西方的人本主義者?有的,他便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否認西方神的觀念,或許我們可從婆羅門教說起。婆羅門認為人有一個不死的靈魂,靈魂在六道中輪迴,人透過修練便能遠離輪迴而得到解脫,而與梵,即神合而為一,這是婆羅門的第一個重要觀念。婆羅門的第二個重要觀念是只有婆羅門階級可得解脫。釋迦牟尼反對第二個重要觀念,認為人人可得解脫。也反對第一個觀念,認為沒有創造神,也沒有不死的靈魂,人只是地水火風暫時的集聚。從他反對創造神的說法,我們把釋迦牟尼佛也歸類為人本主義者,然而佛教並沒有反對類似柏柆圗的理念世界觀念。

人人可成佛
釋迦牟尼肯定類似天上的存在,但佛教用另一字眼叫彼岸,或本體。佛教的彼岸本體是本來無一物的,天上彼岸本體並沒有創造神,釋迦牟尼佛是無神論者。然而佛教卻有類似尼采的超越到理念世界,馬克思把理念世界帶到人間的說法,佛教的說法是:智慧的文殊菩薩超越到彼岸,而實踐的普賢菩薩回返人間。然而那不是西方神的觀念,而是了悟佛的狀態,佛無意取代神,佛只是人,而人人有佛性,人人可成佛。

留給神佛一個空間
神與佛的本質差別在那裡呢?佛只是有了悟的人,而神卻有人無法到達的神力,神與佛是不一樣的。但它們又有那些相似點呢?它們都是屬於彼岸的觀念,彼岸只有靠智慧或信仰才能完成。我們或許也可以這樣說,彼岸的神佛不是人本主義的知識能夠達到的。我們應該留個空間給神與佛,就是說在科學之外留個空間給信仰。

大自然目的性
康德哲學在現象與本體之間,有一座二層過渡的橋樑,就是主觀形式的美感,與客觀實質的大自然目的性。大自然目的性,來回本體與現象,來回基督教的天上人間,或解釋為佛學的此岸彼岸,空色無礙。大自然目的性,我擴大解釋,連接生物學的大自然演化。具體表現在人類,就是人類基因無我的演化。如此連接一神信仰、無神佛學、康德哲學、生物科學演化,完成圓滿哲學思維,簡潔:一陰一陽之謂道,道周流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