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4判斷力批判
20170817大自然的目的性

康德哲學的依歸
一般研究康德哲學的學者,大都把重點放在純粹理性批判的研究,因為在當時他解決了認識論,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的糾纏。也有學者偏重實踐理性批判的研究,因為康德革命性的處理了善惡,與道德法則關的倫理問題。認識論與倫理學都是重要哲學問題,它是人生意義、世界演化的先決問題。而哲學最後需處理,世界演化裡的人生意義問題,這便是大自然的目的性,也就是判斷力批判的內容。康德判斷力批判是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的總結與依歸。

純粹理性的物自體
在純粹理性批判中,把人的認識分爲感性知性與理性。由感性與知性,建立起數學與物理學的理論基礎。接著在感性知性後,康德認爲理性所推論出來的形而上學(Metaphysik在物理學之後),只是人類的先驗幻相tranzendentale Schein。雖然幻相,但先驗幻相亦有其價值,它引導人,藉著理性的智觀intellektuelle Anschauung進入接觸物自體Ding in sich。然後發現物自體並不能執著Begreifen,它無法形成觀念Begriff,所以康說,物自體是不能認識的,我們不能對它說什麽,它只是X

實踐理性的至善
雖然純粹理性不能認識物自體,但實踐理性卻在物自體那裏建立起了道德法則。像是黑夜裏(物自體)的燈塔,燈塔(實踐理性)發出了光芒(道德法則)。道德法則 Moralische Gesetz的內容使欲望原則時時合乎普遍法則Handel so,dassdie Maxime deines Willens jedeszeit zugleich als Prinzip einer allgemeinen Gesetzgebung gelten koenne俗話說:常常使欲望服從良心。道德法則是實踐理性的重心。道德法則推論到至善,至善是道德與幸福的統一,這個統一唯有上帝存在作爲前提,才能得到保證,所以由實踐理性的觀點,上帝的存在是必然的。十八世紀神的觀念,仍然是哲學的最後鵠的。在他的著作中,不斷試著證明上帝的存在。

判斷力的雙層吊橋
純粹理性討論人如何認知(真),實踐理性闡述人的道德(善),真與善各司其能,它們之間是一道不可超越的鴻溝。康判斷力批判(1790,在鴻溝上搭起一座雙層的吊橋,其中一層爲主客觀的形式之橋,既人的美感,美感可分自然之美與壯麗之美。自然之美是主觀的形式之美,比如風景美女藝術;壯麗之美是客觀的形式之美,比如數學與力學。見作為過渡現象界與本體界的康美學);雙層吊橋的另一層爲客觀的實質之橋,那便是大自然的目的性了。

整合功能的反省理念 
人怎麽會有大自然的目的性的觀念或理念呢?康在判斷力批判第79節中說,大自然的目的性是來自知性的自然法則呢?還是屬於神學的內涵呢?康說兩者都不是。它既不是科學,也不屬倫理學。它由科學過渡到倫理學,是來自經驗判斷力的理念。大自然的目的性是一個整合功能(不像科學的建構功能,建構功能是不談目的性的)的反省理念。目的性也有主觀的,比如我人生的目的是財富名聲..,這是人的主觀目的,它不是客觀實質的。大自然的目的性是客觀實質的,它聯接純粹理性與實踐理性。大自然的目的性是真與善鴻溝上的客觀實質吊橋,它的經驗物件是客觀實質的。

內在與外在目的性
我們觀察大自然,每樣東西都是有用的,我們說這就是大自然的目的性。康把目的性分成外在相對的,與內在絕對的。比如河流流經的地方,樹木長得茂盛,空氣新鮮,對人身體很好。樹木與人對河流來說都是外在的,也是相對的。又比如馴鹿在北極,對格陵蘭人或愛斯基摩人都是外在相對有好處的,是外在相對的目的性。然而馴鹿對自己本身的機體來說,自己構成自己的系統,機體本身互爲目的,它們是內在絕對的目的性。康在論述內在絕對目的性的時候,把篇幅集中在大自然的有機體。什麽是有機體,內在絕對目的性的判斷力原理呢?

內在目的性原理
這個原理判斷力批判第66節這樣說Dieses Prinzip, zugleich die Definition derselben, heißt: Ein organisiertes Produkt der Natur ist das, in welchem alles Zweck und wechselseitig auch Mittel ist. Nichts in ihm ist umsonst, zwecklos oder einem blinden Naturmechanism zuzuschreiben.

Dieses Prinzip ist zwar seiner Veranlassung nach von Erfahrung abzuleiten, nämlich derjenigen, welche methodisch angestellt wird und Beobachtung heißt; der Allgemeinheit und Notwendigkeit wegen aber, die es von einer solchen Zweckmäßigkeit aussagt, kann es nicht bloß auf Erfahrungsgründen beruhen, sondern muß irgendein Prinzip a priori, wenn es gleich bloß regulativ wäre, und jene Zwecke allein in der Idee des Beurteilenden und nirgend in einer wirkenden Ursache lägen, zum Grunde haben. Man kann daher obengenanntes Prinzip eine Maxime der Beurteilung der inneren Zweckmäßigkeit organisierter Wesen nennen.

翻譯如下這條原理同時也是一個定義其程式如下一個有機的自然産物其中每一部分互爲目的又互爲工具。在它之內沒有一樣是無用的,或沒有目的的,或由大自然之盲目的機械法則所産生的。
這條原理來自經驗而觀察到,它的目的性具有普遍性與必然性。它的基礎不可能只建立在經驗上,它必須建立在先天的自然目的的理念上。這理念只具有整合的功能(不具如科學的建構功能)。上面說的理念,可說是有機體內在目的性的原則(Maxime)判斷。

神秘的驚奇
活在十八世紀,如果他還活在今日,他對今日有機體的發現,對大自然的目的性,應該會感到更神秘的驚奇。最近朋友來看我,他是生化專家。在早餐的時候,我問他有關有機體的研究。他跟我介紹最新細胞核內的研究,DNA的問體....。我也發不少時間看這方面的知識,生命是如此的神秘,不可能單用機械法則去解釋它,生命不會是盲目的演化,不可能是沒有方向的功能,有機體存在著內在的目的性。

鴻溝上的右岸
我們集中說大自然的有機體,那無機體又如何呢?康認爲無機體無須靠目的性來擴大解釋,只要單靠機械的自然法則來解釋就夠了。只要靠知性的建構功能就夠了,這裏康把無機體當作科學的物件,它屬於現象界的知識。而有機體除了靠機械的自然法則,知性的建構功能,科學的現象界知識還不夠。有機體還須靠判斷力,大自然的目的性來擴大解釋。這樣說來大自然不就被分隔了嗎?面對這個被分割的大自然,康認爲我們需要借助大自然目的性的理念,它具有整合的功能,它幫我們完整的解釋大自然,把它們看成一個系統,彼此目的性的聯合。我把這判斷力大自然目的性的理念對知性機械自然法則聯合稱爲本體界與現象界鴻溝上的右岸。

鴻溝上的左岸
在判斷力批判第67節的結尾說
Wir wollen in diesem Paragraphen nichts anderes sagen, als daß, wenn wir einmal an der Natur ein Vermögen entdeckt haben,Produkte hervorzubringen, die nur nach dem Begriffe der Endursachen von uns gedacht werden können,wir weiter gehen und auch die, welche (oder ihr, obgleich zweckmäßiges Verhältnis) es eben nicht notwwendig machen, über den Mechanism der blind wirkenden Ursachen hinaus ein ander Prinzip für ihre Möglichkeit aufzusuchen, dennoch als zu einem System der Zwecke gehörig beurteilen dürfen;
weil uns die erstere Idee schon was ihren Grund betrifft, über die Sinnenwelt hinausführt, da denn die Einheit des übersinnlichen Prinzips nicht bloß für gewisse Spezies der Naturwesen,sondern für das Naturganze als System auf dieselbe Art als gültig betrachtet werden muß.


翻譯如下我們在這一節總結說當我們發現大自然有創生的能力我們就會按照目的的觀念去思維它們按照這些創生物或者創生物之間無論那樣的目的性關係),不一定要把盲目的機械法則排除在外我們找出可能的另一個原理就可以判斷這些創生物屬於彼此有目的的一個系統。
因爲就理念涉及基礎而言已經使我們超出了感官世界因爲超感覺的原理之統一性必須被視爲有效的不僅對某類自然物是如此對自然之整體或系統亦是如此。
判斷力批判的大自然目的性原理在這裏使判斷力超越到感官之外即物自體就是說大自然目的性連接了本體我把這個連接稱爲本體界與現象界鴻溝上的左岸。

生生之德
本體界與現象界鴻溝上的左岸說明判斷力的大自然目的性大自然目的性的吊橋超越到本體本體界與現象界鴻溝上的右岸說明判斷力的大自然目的性大自然目的性的吊橋連接到現象界。如此判斷力的大自然目的性原理,便連接了本體界與現象界,這便是佛學所說的空色無礙與事事無礙。也就是易經所說的生生之德。我們等下再來解說易經的生生之德

物理神學
在判斷力批判的結尾有個附注,主要是討論人在大自然目的性中的地位。他在第85節的物理神學Physikotheologie中討論,在有機的世界中,我們發現一個超人的理智Weisheit,但我們並不能因此就引導說,上帝創造了全宇宙。因爲目的論證是以經驗爲基礎,經驗不能涵蓋所有宇宙,當然無法證明上帝創造了全宇宙。在有機的世界中,發現一個超人的理智Weisheit,只能告訴我們,大自然是有目的性的。但依照物理神學的觀點我們不能知道大自然多樣的目的有一個共同的最後目的。 (Ich hätte alsdann zwar einen Kunstverstand für zerstreute Zwecke, aber keine Weisheit für einen Endzweck).

倫理神學
但依照倫理神學我們卻可以說大自然有個最後的目的那個最後目的便是人。康判斷力批判的倫理神學Ethikotheologie論點85),主要來自實踐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所說的至善,是道德與幸福的統一,這個統一唯有上帝存在才爲可能。但這個論點並不是純粹理性批判中的知性verstand論證,道德論證不是客觀有效的論證,它只是道德形而上學的信仰。康在倫理神學中又說人有自由的能力使欲望朝向絕對的價值指向大自然的最後目的。..,in der Freiheit seines Begehrungsvermögens handelt, d.h. ein guter Wille ist dasjenige, wodurch sein Dasein allein einen absoluten Wert, und in Beziehung auf welches das Dasein der Welt einen Endzweck haben kann什麽是大自然的最後目的呢?倫理神學說:如果沒有人,則整個宇宙將是一個沙漠,既無用處,亦無最後目的。..ohne den Menschen die ganze Schöpfung eine bloße Wüste唯有擁有道德本質的人類才可能是創造的目的。..der Mensch nur als moralisches Wesen ein Endzweck der Schöpfung這便是判斷力批判大自然目的性中的結論,人是創生最後的目的。

腳踏實地的參照系
哲學的每一論點,都有一個立足點。站在知性的觀點討論現象界;站在理性討論本體道德法則;站在判斷力討論大自然的目的性。站在鴻溝右岸討論物理神學;站在鴻溝左岸討論倫理神學。站在知性的機械法則觀念,大自然是沒有目的的;站在判斷力的理念,大自然是有方向的。然後又把所有立足點統一起來,把整個哲學統合成他的批判哲學。所有的立足點都是相對的,如果我們沒有立足點的討論哲學,便常會漫無立足點,流於絕對的獨斷。腳踏實地的參照系(Bezugsystem),是康哲學的特性,現在我們以康哲學的基本架構,來比較先秦哲學易經的生生之德。它的意義是:所有的哲學思想與宗教證入,雖然語言不同,表達方式不同,但其基本的架構卻是一樣的。

變易之書
易經是西元前1000年到西元前500年的思想産物。它的作者無論是伏羲、文王、周公、孔子,都是沒有考據的附會傳說。它是西周到春秋時代,黃河流域一帶思想家的共同創作。易經有陰陽的觀念,然後演繹成八卦六十四卦,易經用六十四卦說明天地間的變化。每個卦都有卦辭,又有爻辭,用來解釋六十四卦與每個卦的六個爻。無論爻,還是卦,都在解說天地人的變異過程。我們錄取易經,系辭上傳第五章,來解說易經的根本精神。

系辭上傳第五章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陰與陽是兩個變數,可以是天地,亦可以是男女,我把陰定義爲本體,陽定義爲現象界。陰與陽是宇宙存在,即法Sein周流的兩個動量Momentum。康在本體那邊講道德法則,使主觀原則合乎客觀實踐法則。意思就是欲望要能夠合乎良心,如果這樣便是善了,繼之者善也。自由意志能夠實踐欲望服從良知,便完成了人的本性天性,成之者性也。 同樣一件事,我們可以以本體的觀點來看問題,也可以以現象的觀點來看問題。如果以本體道德法則的觀點看問題,便是道德善惡的問題,有道德的人看問題,便是仁者見之謂之仁了。我們也可以以現象的觀點來看問題,以知性自然法則的觀點來看問題,那便是知者見之謂之知。以本體的觀點看問題,或以現象的觀點來看問題;以仁者看問題,還是以智者觀點看問題,那是複雜的哲學問題。一般人只是這樣實踐,不理會它的理論,百姓日用而不知。它的理論知道的人士是很少的,君子之道鮮矣。


本體是陰,實踐理性在本體那裏建立起了道德法則。像是黑夜裏(陰)的燈塔(陽),是爲陰中之陽。燈塔(實踐理性)在本體中,顯出了光芒(道德法則),顯諸仁,發出實踐理性的道德光芒。現像是陽,但在現象裏卻隱藏了人的欲望,陽中之陰,一切生命活力從這隱藏的欲望引出,藏諸用。陰中之陽,陽中之陰,互相交替鼓動,産生了宇宙人事的變化。站在知性的立場,機械的觀點,大自然是沒目的的,它是無情的,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像老子說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但如果站在判斷力的觀點,大自然的目的性指向本體,它是有目的性的,而有道德智慧的人,又是它的最後目的,而人的最高理想是聖人。

人與大自然存在著什麽關係呢?最好用中庸的話來注解,唯天下至誠,爲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大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人與大自然的關係,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那便是易經的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
人在本體與現象界變化,天天變化,日新之謂盛德。它的變化不只是機械的,它是有機的變化,生生之謂易。陰陽乾坤又有另外定義,大自然的變化是爲陽乾,人效法陽乾,參贊天地之化育是爲陰坤,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
我們窮究本體現象大自然的目的性,知道一些規律,然後預測它的未來變化,極數知來之謂占。人活在大自然,參贊天地之化育,知道它的變化,園融懂事,通變之謂事。總的說來,本體與現象的變化是最更本的架構,陰陽的變化是神秘不可測的,用判斷力的觀點過渡到本體,它是超越經驗,不可瞭解,神乎其神的。

陰陽學結論
T0
我把世界分為現象界An與本體界In。現象界分為經驗界S(s)與邏輯L(l)。人的意識可由經驗界到邏輯,亦可由邏輯到經驗界。兩者互為作用,形成可以驗證的科學知識。
             
i(kx-wt)    -i(kx-wt)
T0(x,t)=Le
      +Se
現象界除了經驗知識、客觀形式的邏輯、客觀實質的科學知識,還有不可驗證的形而上學。形而上學除了整合現象界的知識,它還有試圖進入本題界的趨向。佛學有所謂的智慧智觀,基督宗教有信仰神學,它們都試圖進入本體界,都屬於不可驗證的理念,我們也稱它們爲真理,它們不可驗證,也無法否定,我們只能尊重真理。

T1
本體界是不可瞭解的陰,雖然不可瞭解,但它卻會自動發出光芒,像是黑夜裏(陰)的燈塔(陽),是爲陰中之陽。燈塔是本體界的自我心性A,心性不斷放出光芒。除了陰中之陽的自我心性,本物(陰)還隱藏了人的欲望P,這欲望隱藏在現象裏,是爲陽中之陰,一切生命活力從這隱藏的欲望引出
                 i(kx-wt)    -i(kx-wt)
T1(x,t)=Ae +
         Pe
陰中之陽的心性、陽中之陰的欲望,中間爲人的自由意志,自由意志主宰心性與欲望的互相交替鼓動,産生了人間的人事變化心性與欲望存在著矛盾或互補的關係,它們之間沒有必然性。有時心性勝於欲望,有時欲望勝於心性。互補即是欲望服從心性。自我心性轉入物自體,再回轉現象界是爲大自然的目的性T4

T2自然之美感
現象界與本體界之間有一道不可超越的鴻溝,連接現象界與本體界的過渡,靠著主觀的形式與客觀的實質。主觀的形式有自然之美與壯麗之美。自然之美感(Schönheit)是外邊事務(Gegenstand)的形式(Form)對人產生表像(Vorstellung)時,對感覺(Gefühl)產生一種喜悅(Lust)。這種喜悅(Lust)使主觀判斷產生的一種美感(Schönheit)。美感(Schönheit)不涉及概念的(Begriff),概念的(Begriff)是知性(Verstand)的工作,但自然之美感(Schönheit)緊接著知性(Verstand)的概念, 自然之美感藉著知性將過渡到現象界。

T3壯麗之美感
壯麗之美感(Erheben)是外邊事務(Gegenstand)的形式(Form),這種形式是沒邊際的,也就是沒有形式的形式。沒有形式的形式對人產生表像(Vorstellung)時,對感覺(Gefühl)產生一種喜悅(Lust),這種喜悅(Lust)使主觀判斷產生的一種壯麗之美感(Erheben) 壯麗之美緊接著理性(Vernunft)的理念(Idee),壯麗藉著理性將過度到本體界。

T4大自然的目的性
請看本網頁鴻溝上的右岸與左岸,連接現象界與本體界的客觀實質過渡,便是大自然的目的性。大自然目的性的理念,對知性機械自然法則聯合,便是本體界與現象界鴻溝上的右岸。大自然目的性原理,超越到感官之外,即物自體,於是大自然目的性便連接了本體,這便是本體界與現象界鴻溝上的左岸。
客觀實質的大自然目的性,並與主觀形式的美感,周流不殆於現象與本體之間,便是佛學說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上正覺,便是人無止境周流不殆的目的。
26.09.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