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成唯識論與陰陽學

成唯識論是法相宗的重要經典。

1.八識:
人用八識為工具認識世界,可分成三部份:
i.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即了別境識。我們以前六識定義陰陽學的s
ii.第七識:末那識,意譯為意,有思量之義。我們以此識定義l
iii.第八識:阿賴耶識,譯為異熟。或曰種子識。分兩種,有漏種子與無漏種子。
以有漏種子定義陰陽學的pvP(p),以無漏種子定義avA(a)。阿賴耶識定義[pvP(p)]^[avA(a)]

前七識與有漏種子的關係:
前七識能熏,是染。有漏種子,為所熏,為所染,意思是說,從七識svl所得來的色界因素,都被藏在有漏種子pvP(p)里。

有漏種子與無漏種子的關係:
有漏種子是染,定義為P(p)。無漏種子是淨,定義為A(a)。兩者是互為因緣,定義為T1。於是[pvP(p)]^[avA(a)]→T1

這就是說:
第八識阿賴耶識[pvP(p)]^[avA(a)],分有漏種子[pvP(p)]與無漏種子[avA(a)]。而有漏種子是染P(p),無漏種子是淨A(a)。而兩者是
互為因緣的。

[pvP(p)]^[avA(a)]→T1。                    

          i(kx-wt)         -i(kx-wt)
T1(x,t)=Ae           +   Pe

玄奘的成唯識論說:攝大乘說,阿賴耶識與染雜法,互為因緣,如炷如燄,展轉生燒。又如束蘆,互相依住。唯依此二,建立因緣。
又說:由內因緣,不待外緣,故唯有識。



2.三性:認識的內容有三性。即
i.依他起性,
依因緣而生的一切萬法。我們以此性定義陰陽學的S(s)。並說它是由眼耳..等六識s,所產生的認識內容S(s),如水月,燄陽,谷響。

ii.偏計所執性,
妄情所執,我們以此性定義L(l)。並說它是由末那耶識l,所產生的內容L(l)。

iii.圓成實性,
我們以圓成實性定義[pvP(p)]^[a'vA'(a')]。此性將與底下勝義無性一起談。

3.唯識與法我二執
由上面八識與三性,發現一切認識內容,皆起於八識。所以我們說一切唯識。而認識的內容,如果我們認為都是真實的,那只是我們的執著。

以為由依他起性與偏計所執性所得來的水月,燄陽,谷響,及幻相,如果我們認為它是真實的,則稱為法執或我執。因為我執與法執,所以產生煩惱。




4.三無性
玄奘的成唯識論認為煩惱,是因為沒有覺悟。即沒有了解我執法執的執著是錯誤的。沒有了解依他起性是真無,偏計所執性是假有,圓成實性所產生的,亦非完整。

為了破除這三性,成唯識論提出三無性。即以
i.生無性
破依他起性。
我們以生無性定義陰陽學的S'(s')

ii.相無性
破偏計所執性。
以相無性定義G'(g')

iii.以勝義無性
針對原圓成實性。
以勝義無性定義[p'vP'(p')]^[a'vA'(a')]



5.法空與空無我
破了依他起性與偏計所執性,便是破了法執,於是便是法空

圓成實性[pvP(p)]^[a'vA'(a')]分無漏部份a'vA'(a')與有漏部份pvP(p)。
圓成實性如果能破有執,即破有漏部份(染),即破pvP(p)。使染成淨,使有漏成無漏,使pvP(p)成p'vP'(p')。
於是圓成實性[pvP(p)]^[a'vA'(a')]便成為[p'vP'(p')]^[a'vA'(a')]。這便是勝義無性。即圓成實性的完成。
如成唯識論說的:依後圓成實,立勝義無性。它是[p'vP'(p')]^[a'vA'(a')]→T1      這便是空無我



6.真如
空無我是真如.   我們以真如定義

          i(kx-wt)     -i(kx-wt)
T1(x,t)=Ae         + Pe

關於空無我,成唯識論說:空無我所顯真如,有無俱非,心言路斷。



7.轉識成智,悟入唯識
上面談到圓成實性,如何破依他起性,破偏計所執性。即如何使圓成實性.成功為勝義無性。亦即如何
[pvP(p)]^[a'vA'(a')]
成為[p'vP'(p')]^[a'vA'(a')]

它的具體方法稱為悟入唯識。一共有五個階段。

成唯識論說
i.資糧位中,能深信解,即對唯識論能有信仰。
ii.加行位,能漸伏除所取能取。意即把我執法執除去。使[pvP(p)]變成[p'vP'(p')]iii.通達位,
如實通達。即[p'vP'(p')]^[a'vA'(a')]→T4通達。

                  i(kx-wt)         -i(kx-wt)
使T4(x,t)=Ae               + Pe      
流轉。

iv.修習位,數數修習。即要練習。
v.究竟位,住無上正等菩提。